掌上梅州讯 2022年端午假期为6月3日至5日,为期三天。根据节前车流研判情况,结合天气情况、路网运行特点、车流时间分布等因素,梅河高速发布相关出行指引,为广大司乘安全出行提供“锦囊妙计”。 一、通行政策 (一)高速出行不免费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每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4个法定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但端午节不免费。 (二)梅河高速独享ETC装备车辆往返兴宁东、西站免费政策 端午节期间梅河高速兴宁东、西站差异化收费项目正常进行,使用ETC装备车辆往返兴宁东、西站免费。 二、天气情况 据中国天气网预报,预计梅河高速路段端午期间平均气温在23℃-32℃之间,恰逢“龙舟水”天气,以阴雨天气为主,出行请注意控制车速、保持车距,安全出行。 三、交通形势研判 (一)总体情况 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同比清明、五一略微缓和,但个别城市还存在零星疫情。根据近两年端午车流特点、周边路网变化、天气影响、疫情形势等诸多因素,并结合2022年清明、五一车流量变化等情况,预判2022年端午小长假总体车流同比将呈小增长趋势,预计路面车流主要以省内中短途小客车为主,跨省区域外出车辆将会有所减少。 (二)车流时间、空间及区域分布 端午假期,出行车辆主要会集中在6月2日12:00—20:00;返程车流集中在6月5日10:00—18:00。 返程车流(6月5日)的车流量分布:梅河段集中在转水互通至梅花互通、河龙车流受粤赣车流管控会集中在热水互通、兴畲车流会集中在畲江北互通至畲江互通。 (三)出入口车流量预判和路面车流高峰分布预测 预计2022年东御公司管辖路段在端午期间,出口总车流量约为8万辆,日均车流量比2021年同期日均车流量增长约为13%,约为2.7万辆;入口总车流量约为7.9万辆,日均车流量比2021年同期日均车流量增长约为12.%,约为2.6万辆。 路面总车流量约为22.8万辆,日均车流量比2021年同期日均车流量上涨约为4.8%,约为7.6万辆。 四、绕行指引 梅河高速建议,如果高速拥堵,可改走地方公路,短途出行走地方公路更快捷方便。 (一)广州至梅州方向:可选择在东源收费站下高速,行驶205国道,到蓝口收费站或龙川西收费站上高速。 (二)梅州至广州方向:如车辆在河龙段发生拥堵,则建议在义合站下高速,可行驶义合地方路,经重新修路后路况大有提升,行驶舒适度较高;或提前在蓝口收费站、龙川西收费站下高速,改走205国道,从河源收费站再上高速。 (三)体验梅河高速葵岗收费站-梅州西高铁站快捷服务:2020年12月26日,距离梅州西高铁站仅1.4公里的梅河高速葵岗互通立交建成通车,正式打通了广大群众搭乘高铁出行的快捷通道,实现高速公路与高铁站场互联互通、无缝对接。担心高速出行拥堵的市民,可选择从梅河高速葵岗收费站下高速,搭乘高铁快捷出行。 五、“充电”指引 节日出行请记得给爱车加满油、充满电,补满能量再出发。如在东御公司管辖路段内急需给爱车“充能”,可到以下服务区(停车区)补给。 (一)蓝口服务区:位于河龙高速蓝口收费站至黄田收费站之间,双向分别设有中石化加油站和南方电网充电站,单边充电站设有快充充电桩4个。 (二)龙川服务区:位于梅河高速梅花互通至龙川东收费站之间,双向分别设有中石化加油站和南方电网充电站,单边充电站设有快充充电桩4个。 (三)兴宁服务区:位于梅河高速永和隧道至坜陂互通之间,双向分别设有中石化加油站和南方电网充电站,单边充电站设有快充充电桩5个。 (四)坭陂停车区:位于兴畲高速新圩收费站至坜陂互通之间,双向分别设有粤运能源加油站和天路充电站,单边充电站设有快充充电桩4个。 除给爱车“充电”外,以上服务区(停车区)还提供免费公共卫生间和停车区域供大家休息,更设有便利店等服务设施,节日出行充分利用服务区(停车区)方便和休息,避免疲劳驾驶,让出行体验更加安全、舒适、美好。 六、疫情防控 为方便入粤货车司机就近进行核酸检测,梅河高速收费站、服务区都设置有抗原和核酸检测服务点,免费为货车司机检测抗原和核酸。 如果未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行程卡带“星”,可以在休息时就近进行检测。各个服务区为货车司机设置了专用停车区、休息区和厕所,免费提供茶水。 七、出行贴士 (一)提前安排好出行时间和路线,检查、维护好车况,错峰出行,避开高峰。请广大司乘人员留意路况信息,了解沿途天气情况,必要时可拨打梅河高速路段监控中心24小时服务电话:0753-3216338。 (二)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车速和车距,不超速行驶、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避免强行超车,切勿在高速公路上驻车观景,随意停放车辆。遇缓行拥堵时,请耐心等待,依次排队通行,不要随意穿插、加塞,以免发生剐蹭事故或影响应急救援车辆通行。 (三)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个人健康防控意识,出行期间,请广大司乘朋友自觉提高防疫意识,主动配合服务区工作人员加强疫情防控,做好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行程卡、测量体温、保持1米距离等防控工作,保护好身体健康。
编辑:罗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