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村都知道她是如何对待老人家的,尽心尽力,细致周到”“像她这样的不容易”……在五华县华阳镇华南村,说起邹艳玲,村民们都是满口称赞。她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曾先后获得“广东好人”“梅州好人”等荣誉。
但当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时,邹艳玲总是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尽力照顾家庭,没什么特殊的。”伴着这样的话语,她又一头扎进了“田头地尾”“家头灶尾”里。
千日如一日照顾患病婆婆
每天一大早,邹艳玲都像上好发条的闹钟一样,不到六点起床后,为瘫痪在床的婆婆洗漱、清理后,再到地里忙活一阵再赶回家做早餐给婆婆喂饭,收拾妥当后再去上班。“夏天还好,天亮得早,上班路上也方便,不像在冬天,起床时外面都黑成一片。”邹艳玲说。
2000年,老家在河南商丘的邹艳玲为爱奔赴,来到五华。婚后第五年,婆婆就因中风开始行动不便, 2015年后婆婆全身瘫痪,而丈夫常年在广州工作,照顾婆婆的重担便落在她身上。起初,她也不知道如何护理,为了更好照顾婆婆,她特地到当地卫生院学习清创护理,每天照顾都不敢有丝毫马虎:翻身、按摩、冲凉、烹饪爱心餐……一套护理做下来,身高不足1.6米的她总是累得满身大汗,但也得益于她的悉心照料,常年卧床的75岁婆婆而今还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设身处地地想,到了我婆婆那个地步要保持舒爽才会比较舒服,所以要每天给她洗澡,勤换尿片,以前在她坐立的时候也会抱她在饭厅吃饭。”邹艳玲说,虽然照顾事情繁琐,但她只要婆婆还活着,就要尽心尽力照顾,为人子女后辈,孝敬长辈,但求问心无愧。
不离不弃守护家庭
照顾婆婆、抚养孩子,邹艳玲生活虽然辛苦,但有丈夫支持,她还是觉得日子甜蜜。但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她的丈夫邹会钦不幸遭遇车祸导致脑出血,需要进行开颅手术。
得知消息,将家里托付给亲朋照看,紧赶慢赶来到广州后,邹艳玲看着躺在病床上的丈夫,心酸难抑。“当时很辛苦,很无助,但那时候只有我能扛起这个家了,再难再累我也要坚持,只要我在,这个家就在。”回忆过往,邹艳玲后怕地说,幸好最后丈夫术后恢复良好,她的心才慢慢安定下来。
但他们家也因治疗欠下高额医疗费用。为偿还医疗费用、维持家庭开销,邹艳玲咬紧牙关,四处奔走,“水泥工、清洁工、洗碗工,这些散工我都做过。有时听到远一点的地方要招零工,我也去,最远的时候骑了半个小时的摩托去做水泥工。”虽然忙成了“陀螺”,但乐观的邹艳玲看着身体日益好转的丈夫,还是觉得日子很有奔头。
待丈夫身体好转后,他被省路桥公司安排到离家最近的揭博高速任保安,去年,邹艳玲也在那儿获得一份后勤厨工的工作。“我们俩现在都在一起能互相照料,而且我也有了稳定工作,再也不用打零工,做完今天愁明天了。”邹艳玲说,她的人生信条就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努力,生活总会越过越好。
梅州日报记者:郑炜梅
通讯员:程家玟
图片:高天赐
编辑:李舒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