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国名酒传承与创新大会暨“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全球发布活动在海南海口举办。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 消费品业务亚太区负责人丁佳川出席并分享。
他认为,向国际烈酒发展看齐,今天的白酒行业将进入一个发展拐点——面对七大维度的创新变革。
第一个维度:场景布局创新——从单一场景到多场景。
中国白酒传统四大消费场景——商务、家宴、礼赠、品藏,正在呈现新趋势,如商务场景两极化、家宴场景化、礼赠名酒化、品藏专业化,且不同场景下白酒消费需求和品牌选择各异。
丁佳川表示:“过去白酒消费场景单一,如今商务场景进一步细分,如高端商务中新兴经济行业与传统行业需求不同;家宴、礼赠、品藏等场景也更加多元化,不同场景消费者用酒需求各异,企业需深入研究细分需求,优化品牌结构。”
第二个维度:供应链创新——从“先天”到“后天”。
中国白酒企业多强调先天优势(如产地),但国际烈酒更注重后天工艺(如木桶陈酿、养护时间)。从酒业价值链看,五感体验型品类价值受“生、选、养”决定,价格带跨度越大、品类越成熟复杂,后天(后链)重要性越高。
“中国白酒供应链在‘养’的环节不够清晰,影响风味和产品差异化,需建立完善体系。未来白酒行业随着品类成熟和价格带拉伸,选、养环节重要性将提升。”丁佳川说。
以威士忌、雪茄为例,威士忌侧重“养”,通过多种方式控制关键指标提升五感体验;雪茄侧重“生 + 选”,产地、原料、烟叶发酵及筛选影响体验。
第三个维度:产品价值创新——从泛标准到真标准
国际烈酒品牌通过横向切割(如不同年份酒在原料、工艺等环节形成差异)和纵向比较(各环节对比体现产品价值)建立清晰价值体系,如不同年份威士忌在木桶、酵母使用上有区别。中国白酒多以年份为主要区分,缺乏横向结构,产品差异讲不清楚,需构建明确价值体系。
丁佳川特别提到了山崎案例。山崎威士忌通过复杂工艺链,如使用多种麦芽、独特水源、酵母、蒸馏器、木桶及调和方式,产出超百种威士忌,不同年份产品在原料、工艺、产量和价格上存在显著差异,从上百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形成产品价值阶梯。
第四个维度:五感品评创新——从标准品鉴到五感品评。
国际烈酒品牌注重让消费者在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上有清晰体验,通过工艺环节影响消费者“五感”,并建立“因为所以”的逻辑联系,提升消费者认知,如日本威士忌山崎的工艺与消费者体验紧密相连。
中国白酒现状与趋势:中国白酒在这方面较欠缺,但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如借鉴威士忌的观色、加盖闻香、冰球伴饮等方式。
消费世代创新——从老一代人到新一代人。
白酒2.0 包含白酒新经典、白酒新生代、白酒 +、白酒 -、白酒新边界五大细分领域,各领域商业模式鲜明,价值主张和核心指标不同,如白酒新经典降低准入门槛提高渗透率,白酒新生代丰富口味并平衡消费升级和零售价等。
丁佳川表示:“目前多为非头部白酒或其他品类进入白酒领域的品牌在推动,未来名酒可借鉴这些创新方向,如融入新主张、新技术等。”
渠道通路创新——从低透明度到高数字化。
从传统低透明度渠道向高数字化转型,利用品鉴会管理追踪体系、终端五码合一等工具提升渠道可视化管理,如郎酒、保乐力加等企业已在尝试走进核心企业客户和关键人。白酒企业需关注团购、专卖店等渠道的核心客户和消费者,尽管部分数字化手段能追踪终端信息,但主力销售渠道仍需进一步优化管理。
国际化布局创新——从贸易生意到策源地打法。
国际烈酒品牌多采用聚焦策源地市场策略实现国际化,如日本威士忌山崎和獭祭先攻占法国市场(因其在生活方式品类中具制高点地位),建立品牌形象后辐射欧美等起量市场,通过米其林餐厅、侍酒师协会等跨洲际连接点拓展市场。
中国白酒企业如茅台、五粮液、老窖等开始推动国际化建设,可借鉴国际烈酒经验,先在策源地市场立足,再拓展到品销结合市场,实现品牌国际化发展,同时可关注香港市场(烈酒税调整后参展商增加)等机会。
" alt="丁佳川:白酒行业面临七大维度的创新变革" title="丁佳川:白酒行业面临七大维度的创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