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龙高铁开通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客人过来非常方便、快捷。这一个多月来,几乎每天都有客人乘坐梅龙高铁到梅州来我们景区体验游玩。”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距高铁梅州西站仅13分钟车程,该景区市场总监温玉婷表示,梅龙高铁为景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2024年梅州米香酒文化周系列活动、“潮玩蕉岭 歌酒田园之旅”活动、竹编花灯等各类非遗体验活动……一个多月来,乘着梅龙高铁开通的东风,我市进一步探索“高铁+文旅”发展新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和惠民举措,聚人气、增活力、促消费,大力推动文旅消费转型扩容升级,以文旅消费的新潜力、新场景,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提升品质创新业态“引客来梅”
强化卫生保洁、提升市容市貌、开展系统推广……今年8月底,在梅龙高铁通车前,我市制定了迎接梅龙高铁开通和“2024年梅州米香酒文化周系列活动”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着力优化完善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景区导览、VR展示、全方位线上服务……全市5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41家吃住购推荐商户全部关联融入“客都文旅智游梅州”小程序,打通文旅服务生态链;22家景区门票全免,18家景区参与“一票通”优惠,游客得到了实惠,也为消费增添了活力。
嘉应古城游人如织。(林翔 摄)
近段时间,嘉应古城成为梅州文旅最“出圈”的一张名片。今年3月,梅江区嘉应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正式进场施工,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缮改造,9月15日嘉应古城以崭新的面貌亮相。国庆期间,嘉应古城“快闪”活动、客家非遗美食文化荟、嘉应古城美食寻宝打卡及主题光影秀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客家文化魅力。大街小巷的盐焗食品、客家娘酒、嘉应茶、客家小吃、客家传统糕点等备受青睐,进一步激发了旅游市场的消费活力。
2024年梅州米香酒文化周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吴腾江 摄)
2024年梅州米香酒文化周期间,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活动159场。客家文艺节目表演、“客家山歌特出名”梅州歌会、客家山歌音乐剧场《喊山》……这些活动既充满传统韵味,又有创新活力,为游客开启一扇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窗口。国庆期间,非遗小剧场“客韵璀璨”在山歌剧场连演3天,场场爆满。演出通过客家山歌(剧)、广东汉剧、提线木偶、民俗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穿插客家山歌学唱等互动环节,展现梅州魅力四射的非遗技艺,让市民游客一次性看过瘾。“享受这样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感觉节日的夜晚也愈发精彩有活力了。”来自东莞的游客赖女士说。
梅州客天下旅游度假区举办“梅州围龙宴”,八仙桌在记忆广场一字排开,数百名宾客纷至沓来。(吴腾江 摄)
“借着梅龙高铁开通的契机,我们在节假日前做足了准备,以客家文化体验为抓手,推出各种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活动,让游客从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体验客家民俗文化。”梅州客天下旅游度假区策划经理饶彬告诉记者,今年国庆假期,该景区游客接待量达2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酒店入住率和假期旅游收入同比去年均增长20%以上,“据我们研究统计,增量大部分是来自珠三角地区的游客。”饶彬说。
搭乘东风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梅州西站到发旅客28.3万人次,梅龙高铁新设立的兴宁南站、五华站分别到发旅客5.1万人次、4.3万人次。利用梅龙高铁开通形成的大湾区“两小时生活圈”,我市各地积极推出新经济、新业态下的农文旅乡村体验度假生活方式,“周末经济”“夜经济”等正成为梅州“百千万工程”的新助力。
筀竹村“大地艺术秀”活动将设计与艺术融入乡村生活,游客纷纷打卡拍照。(林翔 摄)
走进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梅江区西阳镇筀竹村,碧水蓝天、树木茂盛、空气清新。在小溪两岸,白鹭、小野鸭等水鸟经常在这里驻足。筀竹村不仅环境优美,民宿、酒馆、咖啡馆、可乐主题馆、书屋等场所也提供了多样化的休闲选择。梅龙高铁通车后,筀竹村再一次“刷屏”,成为不少外地游客来梅的打卡点。“今年国庆期间,我们民宿的订房量是去年的两倍,10月1日至5日都是满房状态,客人主要是来自深圳、珠海、广州以及福建等地游客。”筀竹村一民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梅州交通便捷,客源更广了,除了长假,周末也有外地游客订房入住。
梅龙高铁通车后,兴宁“网红村”永和镇新寨村再度爆火,距离兴宁南站约20分钟车程的“兴宁故里”客家美食人文综合体人气高涨。“我们把闲置的湖乡小学改造利用成为餐厅,原有的风衣谷升级打造成为网红打卡点,设置了客家非遗体验馆等,游客过来能体验的项目更多了。”广东梅一客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雪莲说,国庆期间“兴宁故里”一共接待了游客10000多人次,每天的营业收入在5万元左右。“游客们都说高铁通车后真的非常方便,我们发展信心也更足了。接下来我们还计划配套住宿,通过多种渠道引流更多广州、深圳的游客来梅州游玩。”
梅州日报记者:刘晓娟 何梓瑜
编辑:李舒宇
审核:练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