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13日,茂名、高州两级先后召开高州市建设广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创新实验区大会。
高州是一个拥有国家级、省级多项试点的县级市,但这一次,市、县两级动员,市、县相关部门依次表态,如此“超常规”的阵仗十分罕见。
这事有多大?本文为你解读。
沉甸甸的政治任务
高州建设广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创新实验区,是全省首个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命名的改革创新实验区,也是粤东粤西粤北首个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
这是省赋予的沉甸甸的政治任务。把全省第8个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任赋予高州,两次省委深改委会议研究高州实验区工作,体现了省委对实验区建设的重视之高、期望之深。
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荔枝林郁郁葱葱,覆盖着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坡。
3月27日召开的省委深改委会议研究茂名高州市建设广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请示事项。这是省的层面首次正式研究并公开透露相关信息。
10月21日召开的省委深改委会议讨论有关改革文件稿就包括《茂名高州市建设广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会议通稿用了205个字对高州工作提出要求,字字珠玑——
“要支持茂名高州市建设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创新实验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着力锻造坚强有力、堪当重任的领导班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更好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抓改革、谋发展、护稳定,率先在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上破题探路,持续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做大工业经济,进一步创新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模式,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在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样板。”
高州城区。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摆在广东面前的一道坎。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高州农村人口多、农业基础扎实,是全省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但发展不充分,工业短板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城镇化率偏低。在具有这样一种典型性特征的县域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创新实验区,有广阔的改革创新施展空间,同时对粤东西北县域发展又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实验区的获批和方案出台,明确了一揽子省级支持政策,为茂名、高州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实验区建设的使命,就是要立足高州的基础条件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粤东西北县域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全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范例。
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工业
11月27日,在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上,高州围绕“办好教育、建强医院,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作主题汇报,总结办好教育、建强医院,全力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吸引农村人口进城的做法和成效。两年多来,县城新增进城农村人口7万,城镇化率提升5.08个百分点。
然而,高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41.98%,相比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16%,高州城镇化潜力仍然很大,新型城镇化建设还任重道远。
要实现“走在前列、打造样板”,必须跳出高州看高州、跳出茂名看高州,摒弃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知重负重、拉高标杆,树立与改革创新实验区相匹配的进取意识。
高州市根子镇元坝桥头村。
诚然,高州是全省水果第一县、全省农业第一县、中国荔枝之乡,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广东各县(市)第一。但与惠州博罗、肇庆四会等“标兵”相比,工业短板依然明显,追赶的道路依然很长。具体来看,高州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1:26.4:48.5,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工业是最大短板。
突围靠什么?省委深改委会议把脉开方,明确指出“高州要率先在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上破题探路,持续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做大工业经济”。
思路十分清晰。尽管高州实验区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冠名,但只有跳出“三农”抓“三农”,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才能切实打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制约,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佛茂合作园高州蒲康电子轻工产业园。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工业。
一方面,要“跳出农业抓农业”,坚定不移大抓工业、促农业。不仅尽全力在短时间内把工业短板补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还要注重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化农业。
另一方面,要“跳出农村抓农村”,坚定不移强县城、带农村。把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加快探索区域融合发展路径,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兴乡村、富农民。
位于高州的中财管道广东生产基地一期投产。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深刻认识实验区建设的“牛鼻子”,才能一引其纲,万目皆张,把资源力量集中到刀刃上。
纲举目张,见行见效
高州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创新实验区不仅是高州的事,也是茂名全市的事。
在两级会议的安排上便有一细节,不仅在高州市召开的大会上有多个高州市直部门表态发言,在此前一天茂名市召开的大会上,茂名市直相关部门就支持高州作了表态发言。
12月13日上午,高州市召开建设广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创新实验区大会。
茂名市提出,全市党员、干部要统一思想,与高州同题共答、相向而行,实打实给予支持,少设“路障”、多设“路标”,确保实验区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战鼓吹征马蹄疾,“表态”要变“表率”,“挂帅”要变“出征”,实验区建设进入见行见效时期。
省委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实施方案,对重点改革事项作了详细的安排部署,涉及五方面18大项改革任务安排。高州提出,要感恩思进、感恩奋进、全员参与、全力落实,细化量化实化实验区建设方案,努力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着眼点放在五个深化改革——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化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化改革、强化资源要素支撑深化改革,加快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建设实验区,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既有利于在更大范围调动整合各方资源,为高州高质量发展汇聚人力财力物力支撑,又有利于锻长板补短板,促进高州城乡、工农等全方位协调发展。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
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庄悦群表示,要紧盯重点改革事项、重大改革任务,坚定不移抓工业、促农业,坚定不移强县城、带农村,坚定不移兴乡村、富农民,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纲举目张干出几件标志性成果,推动实验区建设尽快成型成势。
“将深耕改革创新‘实验田’,重点在县域工业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土地整治盘活、资源要素流动、城乡融合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创造可复制推广的‘高州经验’,形成惠及老百姓的改革成果。”茂名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雄飞说。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高州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窗口期,要建好实验区、闯进“千亿级俱乐部”,靠常规的思维、按部就班是办不到的。必须先从解放思想破冰,焕发“杀出一条血路”的激情和干劲,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以“超常规”力度,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改革思维牵引实验区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南方+记者 刘栋铭
通讯员 李景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