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各种野生菌类及其他植物进入生长旺盛期,误采误食有毒蘑菇、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梅州市食药安办、市场监管局温馨提示广大市民及餐饮单位注意食品安全,不要自行采摘、食用、制售野生蘑菇和植物。
记者从梅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口中了解到,野生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根据气味和外貌特征难以辨别。且无毒蘑菇在野外往往与有毒蘑菇混生,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所以即便食用野生无毒品种的野生蘑菇,仍会有中毒的风险。
目前,广东地区已发现的常见野生毒菇有白毒伞、粘盖包脚菇等,这些毒菇毒所含毒素复杂,中毒潜伏期为 2 小时至24 小时,有的仅为 10 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引发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同时,该负责人还提到,梅州民间素有自采药材、药根泡酒或煲汤饮用的习惯,一些有毒植物常常与其他植物缠绕共生,如钩吻,人称“断肠草”(又名大茶药),常见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断肠草埋于泥土内根系发达,常与周边其他植物缠绕共生(如梅州百姓常用汤料“五指毛桃”), 其花、根茎的形状与常用药材“金银花”等十分相似,可能因误挖钩吻根系或混入钩吻根系的树根,用于浸泡药酒或煲汤饮用而引起中毒。断肠草主要的毒性物质是钩吻生物碱, 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毒性之烈不容小觑。
此外,该负责人提醒,要警惕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累及脏器。所以,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仍应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梅州日报记者:李俊煌
通讯员:梅市宣
编辑:刘滨
审核:张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