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粮食安全,巩固撂荒耕地整治攻坚成果,建立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长效机制,形成种粮良性循环,提升种粮综合效益,亟需新建山坑田耕作道,作为保证耕作的必要交通条件。”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省人大代表、广东梅一客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雪莲在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山区山坑田耕作道建设的建议》。
梅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多、田地少,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大市,也是广东省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梅州始终坚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粮食生产连续31年丰产稳产,梅州市、兴宁市、梅县区、五华县、平远县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兴宁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张雪莲表示,根据实地核查发现,梅州市撂荒地主要分布在山区,占比75%以上,特别是产量水平低的山坑田、湖洋田(冷底田)、异地开发地、调拔地,地理位置均多在半山或山坑中。相当部分耕地地处边远山区,无耕作道路,普遍存在耕作条件差,缺少水利设施、路道不通导致机械无法进入等情况,只能依靠人工耕作,耕作难度极大。同时受制于土地集约流转困难,以及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用工等价格持续上涨,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持续挤压种粮效益,导致粮食增产不增收,农户复耕成本大、意愿低。
为此,张雪莲建议,希望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机耕道路建设的政策资金支持。同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开展必要的灌溉及排水设施、田间道路等建设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要统筹安排,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和永久基本农田补划任务,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用地问题。
梅州日报记者:陈思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刘滨
审核:张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