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濡耳染网

  “中国国际金融论坛·香港峰会”于2024年11月20日在香港举行。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富国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张立新出席并演讲。

  张立新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脚下的路虽有坎坷,但在存量政策逐渐显放,增量政策快马加鞭的背景下,信心和决心同样不可缺。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切换的阵痛期,当下困难在所难免。

  不过,他表示,国内经济形有波动,势仍向好,结构优化,边际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国内经济运行平稳,新动能蓄势聚力。二是经济向好势头见显,积极信号不断积累。三是一揽子增量政策加码,市场活跃度快速回升。

  谈及在港中资券商,他表示,中资证券机构在香港市场日益壮大,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资券商成为香港IPO市场的主要力量。二是中资资管机构已具备相当影响力。三是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立新:尊敬的奚俊坚副会长,尊敬的容永祺副主任,叶刘淑仪召集人,严安林主任,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我是内地大型基金公司富国基金香港公司的负责人,很荣幸有机会代表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在这里做交流发言。

  我今天的交流分三部分:首先,我会代表我们协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看法;第二部分,作为从业者,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互联互通以及对香港国际金融建设中我们的感受;第三部分,介绍一下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以及香港中资的证券机构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国家经济现状对香港金融市场影响重大,在开放金融市场、科技金融发展区域一体化、可持续金融等各个方面,都会为香港金融市场带来广阔的前景和新的发展动力。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脚下的路虽有坎坷,但在存量政策逐渐显放,增量政策快马加鞭的背景下,信心和决心同样不可缺。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切换的阵痛期,当下困难在所难免。一方面,短期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并主要表现为居民部门收入放缓,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强,储蓄倾向抬升,企业盈利部门能力下降,投资支出疲软,就业吸纳能力变弱。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基层“三保”等刚性支出增加,叠加化债压力较大,不少地方政府举步维艰。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波动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风潮有所抬头。稳定外需和吸引外资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逐步克服困难,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出台,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稳中有进。尤其是“9.24”以来政策加速发力,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促进地产止跌企稳,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等接连而至。

  从效果上看,国内经济形有波动,势仍向好,结构优化,边际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内经济运行平稳,新动能蓄势聚力。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从季度变化看,虽然增速稳中略缓,但经济增量逐步增长,从结构上看,科技创新持续赋能,新质生产力负重前行。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为9.1%、7.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16%、34%。

  二是经济向好势头见显,积极信号不断积累。从生产中看,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在连续4个月回落后首次回升。从需求端看,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在波折中向上修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也结束了4月以来逐月放缓的态势。从PMI看,10月重回扩张区间,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反映企业经营者信心有所增强。

  三是一揽子增量政策加码,市场活跃度快速回升。楼市方面,10月地产市场交易趋于活跃,一线城市新建商品房、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14.1%、47.3%。

  股市方面,10月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达到2万亿元,是9月的2.5倍,交投情绪大幅改善。随着存量政策持续显现,增量政策加快落地,将带动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因此,今年大概率会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向后看,政策子弹仍在路上,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配合发力,定将带动有效需求的持续改善,所以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近日,内地与香港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成了两地金融市场的热门话题,多位重量级金融人士都为这一全球性金融创新取得的成就而感慨。互联互通不仅加快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利用中国在岸和离岸市场得到最大程度的融合,更为稳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挥了关键作用。港交所发布的《互联互通十周年白皮书》显示,互联互通机制启动十年来,沪深港通以约1.2万亿人民币的跨境资金流动净额支撑了约177万亿人民币的跨境交易规模,大幅提升了跨境资本流动的效率。

  2024年前三季度,北向和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额分别为1233亿人民币和383亿港元。与2014年开通首月相比分别增长了21倍和40倍,已占到内地成交总额的6.7%和香港市场成交总额的16.9%。截至2024年9月,内地投资者通过互联互通持有港股市值超过3.3万亿港元,是2014年底的200多倍。国际投资者持有内地证券市值进7.6万亿人民币。香港已成为海外资金配置内地金融资产的主要通道。

  背靠祖国,连接世界,是香港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优势塑造了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又让香港这一优势在金融领域光彩夺目。我们回顾和感慨,是因为互联互通注入了很多人的心血,缔造了诸多业内奇迹。在港中资证券机构作为香港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我们践行了每一项互联互通政策的落实,我们也抓住互联互通给我们的机会,利用各自背靠内地集团,连接海外客户的优势,明确了自己的重点发展方向,不同程度的取得了业务的突破。十几年来,我们大多数中资证券机构的人员也都成倍的增长,在这里我们真的是感谢互联互通。

  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成立16年来,发展至今已经有137家会员单位,以内地头部券商和公募基金在港机构,四大行在香港的投行平台为代表,吸纳了最具实力和代表性的中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以及服务于证券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IT服务机构等专业团体。协会组织规模以及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香港金融服务界就业人数最多、业务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专业团体。

  中资证券机构在香港市场日益壮大,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资券商成为香港IPO市场的主要力量。根据相关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在过去24个月共有61间券商以上市保荐人、联席保荐人的身份参与了155家新上市公司的保荐工作。在这61间券商中中资券商有35间,占比60%。在昨天的金融高峰论坛中,国务院何立峰副总理、证监会的吴清主席进一步阐述要加大努力把内地的企业带到香港来上市。我相信这一比例随着后续政策的方向,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2.中资资管机构已具备相当影响力。中资资管机构的ETF产品已经在香港甚至中东市场取得领先地位,香港货币和固定收益产品的主要发行人更是中资资管机构,个别机构在欧洲发行的主动权益产品,以优秀的业绩也吸引了欧洲及中东的大型机构投资者。中资资管机构不仅在品牌建设和资产管理规模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更是香港市场资管产品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3.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资证券机构通常采取较长远的经营策略,更加注重在香港的长期发展和市场的持续参与。即使遭受短期的盈利压力,中资证券机构通常选择继续维持人力资源和运营能力,而非大规模的人员裁撤或机构关闭。这种经营策略在金融市场波动时尤为重要,它不仅体现了中资证券机构扎根香港的决心,更为确保市场参与者的信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虽然多边贸易体制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因为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和生产力发展方向,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在刚刚结束的秘鲁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21个经济体领导人亦共同出联合声明,呼吁加强自由贸易与互联互通。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将继续为全球经济注入强劲动能。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将会更加丰富和完善。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地位亦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推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中资证券机构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昨天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国家支持在港的中资金融机构进一步扎根香港、深耕香港,更好的促进香港金融的发展。我们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服务和产品,促进资金的有效流动,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的选择。

  未来,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将继续携手各界同仁,共同推动香港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为东方之珠的香港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alt="张立新:发挥香港中资证券机构优势,助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title="张立新:发挥香港中资证券机构优势,助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年夜饭,梅州先上菜了!

年夜饭,梅州先上菜了!

旅行社排名前十名 36 四川旅游攻略自由行攻略

“公募一哥”千合资本实控人王亚伟 “背后事”

  02

  部分基金经理仍“在册”

  另外,观察千合资本从业人员的名单可以发现,除了王亚伟本人外,另有两位曾经在这家私募资管产品“挂名”的基金经理,即王睿智(早年曾任职于华商基金)和史成波均还“在册”。

  当然,后两者究竟处于怎样的工作状态,外界不得而知。

“公募一哥”千合资本实控人王亚伟 “背后事”

  03

  调研记录未曾“终止”

  资事堂进一步发现:千合资本的投研活动并未销声匿迹,而是持续出现于A股公司调研现场。

  根据东财choice的公司调研数据:千合资本最近一次调研的时点是2024年10月30日,调研的公司为心脉医疗,形式为电话调研。

  此外,2024年8月、9月和10月,这家私募的月度调研次数分别为8次、7次、2次(以调研的发生日期计算)。调研形式涉及线上会议、现场调研、业绩说明会、特定对象沟通等。

  具体调研人选中,史成波、邵印珠、蒋仕卿等都曾出现于调研名单中,他们在过往千合资本调研记录中有着颇高的“出镜率”。

  叠加千合资本备案产品中,大部分并未显示出清盘的状态,这似乎表明这家私募仍然在为客户资金进行操盘。

  04

  消失的“骨干”

  资事堂比对了千合资本从业人员信息后发现,一位名叫王路跖的关键人物不见踪迹。

  这家私募机构的官网曾经列出基金经理阵容:除了王亚伟,亦有蒋仕卿、史成波、王路跖、孙珂。

  上述四位相对年轻的基金经理,可谓王亚伟团队的骨干级成员,能够深得创始人信任并成为其“管钱”的助手。

  如今,王路跖已经不在从业人员名单中,其余数人依然位列其中。截至目前,这位人士的离职原因以及最新去向等信息,并不为外界所知晓。

  不止于此。

  此前另有一位基金经理,在今年一季度离开千合资本,相关人士名叫李冬卉。

  他早年曾在中金公司、华夏基金任职,还曾参与私募创业,2013年1月正式加盟千合资本,但加入后这家私募经历了众所周知的变化。这位基金经理相当于入职一年左右,就选择了与新东家的“切割”。

  05

  部分产品提前清盘

  公开信息显示:王路跖于2011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加盟华夏基金担任策略分析师,后加盟千合,并独立管理千合紫荆系列产品。

  从履历信息可以看出,他与王亚伟均有着相同的华夏基金背景,此前王的另一位“大弟子”崔同魁也曾在华夏基金任职,并且在王亚伟的私募产品里出任过基金经理。

  王路跖与崔同魁的“交集”,不仅仅是此前任职机构的交集,而且两人都曾是千合紫荆产品的“操盘手”。

  在崔同魁跳槽至其他百亿私募机构后,千合这个系列产品的基金经理变更为王路跖。

  有意思是:多只千合紫荆系列产品已经处于“基金已清算”之状态。

  据官方备案资料:2024年9月中旬,总计5只千合的资管产品同时进行了提前清算。

  通常来讲:当出现客观原因时,基金运作可能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私募管理人依据基金合同对基金财产进行清算。

  由此看来,王路跖的“异动”与最新一波产品的提前清盘有着绕不开的关联。

  中信证券(维权)财富管理部门的人士对资事堂表示,千合资本最新清盘的部分产品,主要就是由中信证券进行代销。

  另据了解,千合资本此前的主要存量规模,就是由中信证券、中国银行等特定渠道进行维护。

  06

  还有高管“撑场”

  备案资料显示,目前千合资本有两位登记的高级管理人员,一位是王亚伟,另一位是胡春莎。

  据悉,胡春莎于2021年加入这家私募,现任合规风控负责人,信息填报负责人,此前曾在泰达宏利、和聚投资任职。

  准确来说,千合资本只是王亚伟实控的证券类私募,他还实控一家股权创投累私募,即上海晞恒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后者管理规模区间为10亿元-20亿元。

  换言之,王亚伟在中国私募版图上的展业,可谓“两条腿走路”,横跨一二级市场,但近三年所曝光的投资踪迹非常稀少。

  近一年以来,关于王亚伟的动向有着很多说法,但往往处于难以证实、亦难以证伪的状态。

  这个私募平台如今是否以什么状态进行运作,特别是谁来“主事”,以及还掌管着多少客户资产,始终是待解的谜团。

" alt="“公募一哥”千合资本实控人王亚伟 “背后事”" title="“公募一哥”千合资本实控人王亚伟 “背后事”">
2月6日零时起嘉应大桥所有车道开放通行

2月6日零时起嘉应大桥所有车道开放通行

重庆三日游最佳攻略 5 30天天气预报最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