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濡耳染网

202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竞争力排名发布!兴银理财、招银理财、中银理财排名前三

  2024年上半年,受益于外部市场环境持续回暖,银行理财市场在总体规模、风险控制与可持续性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据中国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下称《报告》),截至2024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8.5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43%,同比增加12.55%。同时,银行理财市场的活跃度和吸引力不断提高,2024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54万只,募集资金33.68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413亿元。

  银行理财市场的存续规模有所回升,年轻的银行理财公司也需注意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投资者需求日趋多样化等挑战。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总规模持续增大达30.71万亿元,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兴趣逐渐增强,尤以股票基金和海外投资基金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此外,在禁止手工补息等监管政策的影响下,银行理财公司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持续降低对存款类资产的依赖,而这一调整过程仍然需要时间和努力。

  Top 10银行理财公司竞争力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TOP 10银行理财公司在“产品收益”“产品发行”“投研能力”维度的竞争力差异相对较大。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各家理财公司也在积极布局特色主题理财产品,以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这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银行理财公司需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具体到TOP 10银行理财公司分维度竞争力表现:

  产品发行

  2024年上半年度TOP 10银行理财公司“产品发行”竞争力排名依次为:兴银理财、招银理财、信银理财、平安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光大理财、杭银理财、民生理财、建信理财。

  从存续理财产品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上半年,TOP 10榜单银行理财公司规模(除招银理财外)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彼此差距呈缩小趋势。其中,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存续理财产品规模分别达2.44万亿元、2.14万亿元,信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规模均超1.7万亿元。

  从产品代销情况来看,TOP 10榜单银行理财公司非母行代销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其中,杭银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非母行代销产品占比均超50%,分别达68.2%、64.2%、55.2%。目前多数理财公司产品销售渠道已从母行单一渠道扩展至多元化模式:《报告》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有18家理财公司开展了直销业务,上半年累计直销金额2331亿元;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6月全市场有511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年初增加20家。

  产品收益

  2024年上半年度TOP 10银行理财公司“产品收益”竞争力排名依次为: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平安理财、民生理财、信银理财。

  2024年上半年,受益于债券市场企稳,银行理财公司整体收益表现较好,TOP 10榜单银行理财公司数据显示,R2和R3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达3.8%和4.0%。

  《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413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686亿元、贡献78.7%,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27亿元、贡献21.3%。理财公司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主体地位正不断提升:2022年、2023年,理财公司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贡献占比分别为59.07%、75.09%。

  投研能力

  2024年上半年度TOP 10银行理财公司“投研能力”竞争力排名依次为:兴银理财、招银理财、平安理财、建信理财、信银理财、杭银理财、农银理财、民生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

  历经“破净潮”、A股振荡等挑战,资产管理行业转型持续深化,银行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逐步提升。TOP 10榜单银行理财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10家银行理财公司中有8家理财公司的业绩基准达标率接近或超过50%,有5家理财公司的三年期以上产品占比接近或超过50%。

  榜单内理财公司在夏普比率、调研上市公司次数等方面呈现出较大分化:建信理财、兴银理财、民生理财产品平均夏普比率超其余理财公司3倍;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建信理财调研上市公司次数超其余理财公司平均值4倍。

  产品风控

  2024年上半年度TOP 10银行理财公司“产品风控”竞争力排名依次为:建信理财、民生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平安理财、杭银理财、信银理财、兴银理财、农银理财。

  2024年上半年,榜单内银行理财公司整体产品风控水平较2023年提升明显,尤以R2破净率降低显著。其中,中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R2及R3负收益产品占比均较低。

  《报告》数据显示,自2022年资管新规全面施行以来,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一直是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中占比最大的群体,但其占比逐年降低,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6月末占比依次为35.44%、33.95、33.82%。基于此趋势,银行理财公司在积极部署低波动稳健产品的同时,需进一步提升主动管理水平,不仅要追求资产的合理配置以抵御市场风险,还要通过提高投资策略的灵活性与前瞻性,主动适应市场变化,适应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新变化。

  可持续性

  2024年上半年度TOP 10银行理财公司“可持续性”竞争力排名依次为:招银理财、农银理财、信银理财、兴银理财、平安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民生理财、杭银理财、建信理财。

  202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业绩普遍正增长,理财产品规模明显回升,ROA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杭银理财、平安理财ROA位列前二。10家榜单内理财公司中共有6家理财公司净利润突破10亿元。其中,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净利润分别达14.5亿元、13.4亿元。

  总的来看,银行理财公司的“可持续性”能力在不断增强,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和银行理财公司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预计未来银行理财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关于排名

  此次排名体系整体延续2023年下半年北大汇丰·银行理财公司竞争力排名测算模型,只使用公开发布的银行理财公司市场信息,数据来源包括万得、普益标准、中国理财网、银行理财公司官网、银行财报等渠道;不使用问卷调查等银行理财公司主观提供的信息;从发行、收益、投研、风控、可持续性这五个竞争力维度为投资者提供动态的银行理财公司评估。

  本排名每半年基于半年内的银行理财公司表现动态发布,兼顾市场变化的规模收益和风险量度动态更新,持续为投资者、行业与监管提供达成共识的平台。

" alt="202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竞争力排名发布!兴银理财、招银理财、中银理财排名前三" title="202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竞争力排名发布!兴银理财、招银理财、中银理财排名前三">

  然而,之后的国内云计算市场迎来野蛮生长期,互联网云厂商高调入局,运营商云也不断发力开拓市场跑马圈地,在激烈的竞争中,曾经一度跻身行业前五的金山云却走上了下坡路。2022-2023年金山云接连营收缩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1.80亿元、70.47亿元,分别同比减少9.72%、13.85%。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规模为55.53亿元,同比微增4.28%,但相比往年仍有不小的差距,而自2017年以来的累计亏损也早已超130亿元。

  更何况,如今的云计算赛道也已不再高速增长,市场整体明显陷入了内卷趋势中,从阿里云去年来打响降价第一枪之后,其他各大云厂商在不断跟进中。金山云也曾试图通过降价等方式跟上,但“饮鸩止渴”的背后,实际上却并没有足够的实力长期打价格战,客户的流失与业绩的压力让金山云进退维谷。

  截至2023年底,金山云公有云服务的优质客户数量为214家,相比2021年减少8家;行业云服务的优质客户数量持续下滑,从2021年的382家到2023年底的285家,短短两年净流失了近100家客户。客户流失的同时,金山云的客户平均收入也明显减少,总体每位优质客户的平均时候入从2021年的1700万元降至2023年的1420万元。尽管2024年各季度财报中金山云并未披露当前的客户情况,但从收入恢复有限、依然依赖小米及金山软件等关联公司来看,客户拓展情况或难言乐观。

  一面是激烈竞争下的客户难觅,一面是行业降价与公司持续亏损所带来的业绩压力,金山云也就不得不通过持续控费试图“降本增效”。2024年前三季度,金山云的销售及营销费用、一般及行政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3.64亿元、6.55亿元、6.72亿元,相比之前年度的支出已经明显减少。

  依赖加剧难言独立? 来自小米、金山软件订单或将加倍

  但即便如此,10月底公司披露三季报以来金山云的股价却出现接连上涨,与之前年度的股价颓势明显不同。究其背后原因,或与金山云再度迎来小米的大单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一直以来金山云尽管标榜为“独立云厂商”,但自身却并不独立,本身由金山软件分拆出来独立上市,董事长为雷军,金山软件和小米集团分别为第一、第三大股东。不仅如此,金山软件和小米集团也撑起了金山云每年收入的重要部分,2023年金山云来自上述两家公司的收入合计为11.04亿元,收入占比为15.67%。

  而最新财报中,金山云也提及本季度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来自小米和金山生态系统的收入增加所致。同时,2024上半年金山云从小米集团、金山软件集团等关联方取得收益7.02亿元,相比去年的5.46亿元增加近30%。

  11月底,金山云又发布公告表示与金山软件、小米重续及修订框架协议。其中,对于金山软件,建议年度上限2025-2027年分别为4.69亿元、5.97亿元、7.75亿元,相比2024年的3.31亿元明显翻倍;对于小米集团的建议年度上限2025-2027年则分别高达23.10亿元、31.38亿元、40.35亿元。同时,公告中提及金山软件及小米集团对于云服务的需求仍在持续增长中。结合金山云的整体客户群体出现流失、外部竞争加剧、各大厂商降价混战来看,金山云的未来或将更加依赖“自家兄弟”。

" alt="中小云厂商|金山云优质客户流失、2017年以来累亏超百亿 未来对小米、金山软件依赖加剧难言独立" title="中小云厂商|金山云优质客户流失、2017年以来累亏超百亿 未来对小米、金山软件依赖加剧难言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