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濡耳染网

GTC泽汇资本:价格创下新高但印度黄金市场依然火爆

11月21日,GTC泽汇资本表示,尽管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但从各方面来看,排灯节期间印度的黄金需求都保持健康,投资吸引力支撑了强劲的销售。10 月份国内黄金价格反映了国际价格的走势,尽管由于印度卢比 (INR) 贬值 0.2% 和节日购买支持,涨幅略高,印度黄金价格当月收盘上涨 5.5%。

  随着美元走强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黄金涨势在美国大选后暂停,事实上,自 10 月底以来,国际和国内黄金价格均下跌了 8%。GTC泽汇资本表示,尽管最近出现回调,但黄金仍然是今年表现最好的资产之一。

  GTC泽汇资本表示,自 8 月中旬以来,印度国内黄金价格一直略低于国际基准,这反映了供需平衡的动态。在 7 月份大幅削减进口关税后,走私黄金流入印度几乎停止,为官方进口让路。10 月下旬节日高峰期,印度国内黄金价格与国际价格持平,甚至略高于国际价格,反映了更高的需求水平。平均月度折扣从 9 月份的 5 美元/盎司缩小到 10 月份的 2.8 美元/盎司,然后在 11 月第一周缩小到 1 美元/盎司。

  尽管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但GTC泽汇资本表示,排灯节期间,印度消费市场对黄金珠宝、金条和金币的购买量强劲。市场和媒体报道珠宝店的客流量增加,线上和线下平台的金币购买量强劲,自 2023 年排灯节以来,黄金价格上涨增强了消费者信心,将其定位为一项长期投资。国内股市的波动加上国际价格的上涨,增加了黄金的投资吸引力。

  GTC泽汇资本表示,该国整个月对黄金 ETF 的需求也一直很稳定。印度黄金 ETF 在 10 月份继续吸引强劲资金流入,这得益于有利的金价势头和国内股市波动加剧,7 月份宣布的黄金长期资本收益待遇提供了持续的提振,这反映在自那时以来流入量的大幅增加上。2024 年前 10 个月,印度黄金 ETF 的总净流入量达到 11.1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 3.01 亿美元大幅增加。这些基金在 2024 年迄今已合计增持了 12.2 吨黄金,使其总黄金持有量达到 54.5 吨,同比增长 32%。

  印度储备银行 10 月份也大幅增加了黄金储备,使今年迄今的总储备量增加了 10%,达到 882 吨。根据印度储备银行的数据估计,当月央行外汇储备增加了约 28 吨黄金,使今年迄今的黄金总购买量达到 78 吨,这是印度储备银行第二高的年度黄金净购买量,仅次于 2009 年的 257 吨。按价值计算,黄金现在占外汇储备总额的 10%,为 1999 年以来的最高比例。除了此次扩张之外,印度储备银行还专注于在国内持有黄金储备,并减少了存放在英格兰银行和国际清算银行 (BIS) 的黄金储备。截至 2024 年 9 月底,印度储备银行总黄金储备的 60%(相当于 510 吨)在国内持有,自 2024 年 3 月以来增加了 102 吨。这比 2023 年 3 月国内储存的 38% 大幅增加。

  此外,GTC泽汇资本表示,季节性需求也支持上个月黄金进口量增加,月度和年度均有所增长。10 月份,黄金进口额从上个月的 43.9 亿美元增至 71.3 亿美元,反映出节日和婚礼需求的季节性上升。GTC泽汇资本估计,进口量约为 90-92 吨,高于 9 月份的 59 吨。自 7 月份进口关税下调以来,每月平均进口量约为 95 吨,高于今年早些时候的 50 吨。今年迄今,黄金进口量增长了 21%,总额达到 440 亿美元,进口量保持稳定在 635 吨左右。

  展望未来,GTC泽汇资本表示,金价的回调或稳定可能会在节日高峰期之后以及即将到来的11月至3月的婚礼季节进一步刺激需求,而在股市持续波动的情况下,看涨情绪可能会维持对黄金的投资兴趣。

" alt="GTC泽汇资本:价格创下新高但印度黄金市场依然火爆" title="GTC泽汇资本:价格创下新高但印度黄金市场依然火爆">
202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竞争力排名发布!兴银理财、招银理财、中银理财排名前三

  2024年上半年,受益于外部市场环境持续回暖,银行理财市场在总体规模、风险控制与可持续性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据中国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下称《报告》),截至2024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8.5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43%,同比增加12.55%。同时,银行理财市场的活跃度和吸引力不断提高,2024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54万只,募集资金33.68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413亿元。

  银行理财市场的存续规模有所回升,年轻的银行理财公司也需注意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投资者需求日趋多样化等挑战。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总规模持续增大达30.71万亿元,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兴趣逐渐增强,尤以股票基金和海外投资基金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此外,在禁止手工补息等监管政策的影响下,银行理财公司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持续降低对存款类资产的依赖,而这一调整过程仍然需要时间和努力。

  Top 10银行理财公司竞争力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TOP 10银行理财公司在“产品收益”“产品发行”“投研能力”维度的竞争力差异相对较大。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各家理财公司也在积极布局特色主题理财产品,以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这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银行理财公司需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具体到TOP 10银行理财公司分维度竞争力表现:

  产品发行

  2024年上半年度TOP 10银行理财公司“产品发行”竞争力排名依次为:兴银理财、招银理财、信银理财、平安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光大理财、杭银理财、民生理财、建信理财。

  从存续理财产品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上半年,TOP 10榜单银行理财公司规模(除招银理财外)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彼此差距呈缩小趋势。其中,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存续理财产品规模分别达2.44万亿元、2.14万亿元,信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规模均超1.7万亿元。

  从产品代销情况来看,TOP 10榜单银行理财公司非母行代销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其中,杭银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非母行代销产品占比均超50%,分别达68.2%、64.2%、55.2%。目前多数理财公司产品销售渠道已从母行单一渠道扩展至多元化模式:《报告》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有18家理财公司开展了直销业务,上半年累计直销金额2331亿元;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6月全市场有511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年初增加20家。

  产品收益

  2024年上半年度TOP 10银行理财公司“产品收益”竞争力排名依次为: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平安理财、民生理财、信银理财。

  2024年上半年,受益于债券市场企稳,银行理财公司整体收益表现较好,TOP 10榜单银行理财公司数据显示,R2和R3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达3.8%和4.0%。

  《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413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686亿元、贡献78.7%,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27亿元、贡献21.3%。理财公司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主体地位正不断提升:2022年、2023年,理财公司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贡献占比分别为59.07%、75.09%。

  投研能力

  2024年上半年度TOP 10银行理财公司“投研能力”竞争力排名依次为:兴银理财、招银理财、平安理财、建信理财、信银理财、杭银理财、农银理财、民生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

  历经“破净潮”、A股振荡等挑战,资产管理行业转型持续深化,银行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逐步提升。TOP 10榜单银行理财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10家银行理财公司中有8家理财公司的业绩基准达标率接近或超过50%,有5家理财公司的三年期以上产品占比接近或超过50%。

  榜单内理财公司在夏普比率、调研上市公司次数等方面呈现出较大分化:建信理财、兴银理财、民生理财产品平均夏普比率超其余理财公司3倍;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建信理财调研上市公司次数超其余理财公司平均值4倍。

  产品风控

  2024年上半年度TOP 10银行理财公司“产品风控”竞争力排名依次为:建信理财、民生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平安理财、杭银理财、信银理财、兴银理财、农银理财。

  2024年上半年,榜单内银行理财公司整体产品风控水平较2023年提升明显,尤以R2破净率降低显著。其中,中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R2及R3负收益产品占比均较低。

  《报告》数据显示,自2022年资管新规全面施行以来,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一直是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中占比最大的群体,但其占比逐年降低,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6月末占比依次为35.44%、33.95、33.82%。基于此趋势,银行理财公司在积极部署低波动稳健产品的同时,需进一步提升主动管理水平,不仅要追求资产的合理配置以抵御市场风险,还要通过提高投资策略的灵活性与前瞻性,主动适应市场变化,适应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新变化。

  可持续性

  2024年上半年度TOP 10银行理财公司“可持续性”竞争力排名依次为:招银理财、农银理财、信银理财、兴银理财、平安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民生理财、杭银理财、建信理财。

  202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业绩普遍正增长,理财产品规模明显回升,ROA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杭银理财、平安理财ROA位列前二。10家榜单内理财公司中共有6家理财公司净利润突破10亿元。其中,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净利润分别达14.5亿元、13.4亿元。

  总的来看,银行理财公司的“可持续性”能力在不断增强,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和银行理财公司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预计未来银行理财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关于排名

  此次排名体系整体延续2023年下半年北大汇丰·银行理财公司竞争力排名测算模型,只使用公开发布的银行理财公司市场信息,数据来源包括万得、普益标准、中国理财网、银行理财公司官网、银行财报等渠道;不使用问卷调查等银行理财公司主观提供的信息;从发行、收益、投研、风控、可持续性这五个竞争力维度为投资者提供动态的银行理财公司评估。

  本排名每半年基于半年内的银行理财公司表现动态发布,兼顾市场变化的规模收益和风险量度动态更新,持续为投资者、行业与监管提供达成共识的平台。

" alt="202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竞争力排名发布!兴银理财、招银理财、中银理财排名前三" title="202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竞争力排名发布!兴银理财、招银理财、中银理财排名前三">
广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美丽海湾建设成果斐然

广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美丽海湾建设成果斐然

卫星地图 671 涠洲岛

我与股民“心连心” 上海银行高管继续“定投式”增持自家股票

  公告同时显示,以上增持所购股票均设有两年锁定期。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起,上海银行高管每年都增持其股票。

  2019 年8月,上海银行高管合计买入29.16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8.9元至8.98元。

  2020 年8月,上海银行高管合计买入40.3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8.21元至8.29元。

  2021 年8月,上海银行高管合计买入60.5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7.15元至7.33元。

  2022 年5月,上海银行高管合计买入56.5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6.45元至6.5元。

  2023 年9月,上海银行高管合计买入46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6.09元至6.14元。

  最近的就是2024年11月,上海银行高管合计买入29.2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8.03元至8.2元。

  2024年以前,由于上海银行股价年年下行,不算分红,高管们的增持则一直处在“血亏”状态。

  年初至今,上海银行股价涨幅高达62.52%,领涨A股上市城商行。

  目前,从增持结果来看,上海银行高管们已在投资中扭亏为盈。

我与股民“心连心” 上海银行高管继续“定投式”增持自家股票

  以现任行长施红敏和现任董秘李晓红为例,二者均是连续六年参加增持,2019年至今分别累计增持49.4万股、12万股,按照当年度增持均价和目前的收盘价相比,则分别浮盈60.6万元、11.7万元(不算分红)。

  02

  上市八年

  现金分红超450亿

  在股东回报方面,上海银行同样表现出色。

  根据上海银行2024年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39.78亿元。

  加上今年6月末派发的65.35亿元2023年分红,年内上海银行累计分红将超过100亿元。

  事实上,自2016年上市以来,上海银行长期保持稳健的分红政策。截至目前,上海银行普通股现金分红累计超450亿元,超过募资金额106亿元的4倍。

我与股民“心连心” 上海银行高管继续“定投式”增持自家股票

  即便当前上海银行股价较年初大幅上涨,当前的股息率仍处于高位。

  以12月6日8.5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上年度股息率为5.41%,今年中期股息率为3.29%,TTM股息率高达8.7%。

  降息周期下,存款利率下行,大额存单、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投资品种收益率持续走低,高息股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显著上升。

  03

  金煜输给了

  自己的同门兄弟

  上海银行现任董事长金煜,实际上,金煜是从建设银行空降而来的高管,2011年加入上海银行,历任行长、董事长。

  2011年,在金煜刚到上海银行赴任时,上海银行总资产为6558亿元,到2014年,上海银行总资产已经达到1.19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2015年2月,金煜接替范一飞升任董事长。这一年,金煜刚满50岁,可谓年轻有为,意气风发。

我与股民“心连心” 上海银行高管继续“定投式”增持自家股票

  恰巧正是在金煜执掌上海银行帅印的两年前,竞争对手江苏银行也刚刚完成换帅。

  2013年3月,也曾在建行工作多年的夏平,在经过南京银行4年行长历练后,调任江苏银行董事长。彼时的夏平与他的建行同门兄弟金煜执掌上海银行帅印时的年龄一样,也是刚满50岁。一直到2023年9月,夏平卸任江苏银行董事长。

  与上海银行类似,夏平接棒时的江苏银行也是风头正劲。同样在2014年,江苏银行总资产也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4万亿元,但仍稍逊于上海银行的1.19万亿元。

  2020年,江苏银行营收520.26亿元,而上海银行营收507.46亿元,已被江苏银行反超。

  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

  2022年底,江苏银行总资产2.98万亿元,上海银行则为2.88万亿元,江苏银行资产规模首次完成了对上海银行的反超。2022年江苏银行营收705.7亿元、净利润253.86亿元,上海银行营收531.12亿元、净利润222.8亿元。

  从经营业绩看,金煜执掌的上海银行已经完败于夏平执掌的江苏银行。

我与股民“心连心” 上海银行高管继续“定投式”增持自家股票

我与股民“心连心” 上海银行高管继续“定投式”增持自家股票

  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海银行实现营收395.42亿元,同比增长2.68亿元,增幅0.68%,归母净利润175.87亿元,同比增长2.42亿元,增幅1.4%。截至9月末,上海银行总资产3.23万亿元。

  前三季度,江苏银行实现营收623.03亿元,同比增长36.25亿元,增幅6.18%,归母净利润282.35亿元,同比增长25.81亿元,增幅10.06%。截至9月末,江苏银行总资产3.86万亿元。

  2016年11月,上海银行最高市值1815亿元,超越江苏银行1199亿元的市值,在上市城商行中稳坐头把交椅。

  今日最新收盘,上海银行总市值1207亿元,江苏银行总市值1660亿元,后者早已将前者甩在身后。

" alt="我与股民“心连心” 上海银行高管继续“定投式”增持自家股票" title="我与股民“心连心” 上海银行高管继续“定投式”增持自家股票">
李嘉诚再度减持邮储银行H股 持股比例降至4.96%

  继10月4次减持邮储银行(1658.HK)H股后,李嘉诚父子再度减持邮储银行。

  香港联交所官网披露,李嘉诚、李泽钜及李嘉诚基金会(Li Ka Shing (Canada) Foundation)于12月12日以4.5408港元的每股平均价减持邮储银行2082万H股,持股比例由5.07%下降至4.96%。以此计算,李嘉诚父子及李嘉诚基金会套现约9453.9456万港元。

  这并非李嘉诚父子近期首次减持邮储银行H股。据香港联交所,10月14日-10月30日,李嘉诚父子4次减持邮储银行H股,对邮储银行H股的持股比例由减持前的9.03%下降至5.97%。以历次减持的每股平均价计算,李嘉诚父子套现约7.33亿港元。

  10月30日,长实集团曾回应澎湃新闻称,近日减持部分邮储银行股份属李嘉诚基金会之日常财务运作,与邮储银行的经营发展无关。李嘉诚基金会与邮储银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现年96岁的李嘉诚是传奇企业家,连续多年蝉联香港首富。李嘉诚两子李泽钜、李泽楷也都是知名企业家。其中,李泽钜主要掌舵李嘉诚家族包括长和系在内的核心资产。

  李嘉诚、李泽钜父子在邮储银行2016年9月港股上市时就以挂钩票据投资了邮储银行。长和系发言人曾主动披露,李嘉诚通过其慈善基金会及长子李泽钜,持有邮储银行的表现挂钩票据,相等于邮储银行11.62%H股权益,以邮储银行2016年9月29日收市价计算,该等权益市值过百亿港元。

  邮储银行于2012年1月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19年12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24年前三季度,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03.49亿元,同比增长0.09%;实现归母净利润758.18亿元,同比增长0.22%。截至2024年9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67462.65亿元。

  李嘉诚基金会于1980年创立,主要专注于支持教育及医疗项目,旨在推动慈善公益项目,所有投资买卖乃为支持有关目标,投资所得之收益全部拨归慈善用途。

" alt="李嘉诚再度减持邮储银行H股 持股比例降至4.96%" title="李嘉诚再度减持邮储银行H股 持股比例降至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