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濡耳染网

金利来在梅州成立新能源子公司

金利来在梅州成立新能源子公司

旅游网 4941 中国20个著名景点

“聚青春·筑未来”团建共建活动在梅城举行

“聚青春·筑未来”团建共建活动在梅城举行

5万一套小院出售 524 丽江旅游攻略

山西富豪的“造车生死局”:大运集团流动资金遭遇阶段性周转困难

  作为大运集团旗下核心业务,目前大运汽车覆盖了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等多个领域。此次重整涉及的是大运新能源汽车、远航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重卡等商用车板块不在重整范围内。

  危机浮现

  大运汽车的破产传闻一个多月前在网络流传开来。

  彼时,有自称远航研发人员的网友发言称,远航即将倒闭,公司内部多数领导和同事已经开始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以应对可能即将到来的失业风险,底盘部门就剩下十余人,且都是刚毕业一年的大学生。

  另有消息称,公司内部部分员工已被强制休假一周,且没有通知复岗时间,待岗期间公司也没有提供工资和补偿。

  虽然远航汽车回应背靠大运集团,不会轻易倒闭。但困境显然已经存在。

  11月1日,江苏凯迅达高铁传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分别申请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此次重整声明的落款正是这三家公司的重整管理人。

  相较于上世纪90年代的摩托车和00年代的卡车,大运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之路似乎并不顺遂。

  1987年,山西运城小伙远勤山拿着借来的3000元南下广州开始创业,走上倒卖摩托车赚钱之路,有了一定积累后,他在运城开办了一家摩托车零售店。当时运城销售摩托车的商家并不多,市场远未饱和,他顺利成为国内外多个品牌摩托车在运城的销售代理。1997年,远勤山成立了通达集团,专做摩托车销售,成为山西最大的摩托车经销商。90年代随摩托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远勤山意识到,没有产品,销售渠道再多也没用,他决定自己造摩托车。他先是去北易公司担任总经理盘活了太阳摩托,2004年又成立了自己的摩托车品牌——大运摩托,2005年凭借一句“风驰天下,大运摩托”迅速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顶峰时期,大运摩托年产超150万辆。2021年的胡润百富榜中,“运城”首富远勤山以46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1526位。

  然而,远勤山的野心不止于此。

  2004年至2010年间,大运集团先后进入重型卡车、轻型卡车和中型卡车领域。当国家开始发展新能源后,2016年大运集团以新能源商务车入局,开始布局集团的新能源产业。2022年,大运集团推出了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远航汽车。

  “拿来主义”造车

  这一年8月远航汽车在成都车展开启首秀,一口气推出纯电轿车Y6、纯电轿车Y7、纯电SUV H8及纯电SUV H9四款大型车,除远航Y6和远航H8的部分配置外,其余车型指导价均在30万元以上,最高超过50万元。

山西富豪的“造车生死局”:大运集团流动资金遭遇阶段性周转困难

  和此前切入摩托车、卡车赛道不同,22年才入局,23年底首款车型上市的远航早已错失先机,这一年国内新能源依然蓬勃发展,不同的是市场开始涤荡出清,加速洗牌了。

  没有先发优势的远航选择另辟蹊径,以“拿来主义”降低时间成本,通过“组装”快速入市。

  远航正式发布时,大运集团与华为、阿里巴巴、博世等知名供应商达成合作,宣告共同孕育远航品牌,换言之,远航旗下产品的配件由供应商提供,拥有新能源造车资质的大运集团只需“组装”与销售。然而新车开售近一年,远航的整体销量表现并不突出,更为蹊跷的是,《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其零售销量与终端销量差距悬殊。

  据懂车帝数据,远航目前在售两款车型包括大型轿车远航Y6与大型SUV远航H8,远航Y6与远航H8在10月的零售销量分别为738辆与26辆,但远航Y6的终端销量全国仅4辆,远航H8的终端销量全国仅3辆,两者累计仅7辆,不到零售量的零头,差异悬殊。

  有业内人士直言,这说明远航的汽车大多压在经销商处,终端用户真实购买量少。记者据此采访了远航相关负责人,但其至今未作出解释。

  虽然在2023年底接连上市两款车,但其销量始终低迷。今年前10个月,远航Y6累计销量仅4250辆,月均销售425辆;远航H8累计销量仅2098辆,月均销售209辆。

  销量不佳在业内看来并不意外。

  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远航汽车高调参展,还拉来了华为、阿里巴巴、博世等知名供应商为其站台,彼时群访中,对于《国际金融报》记者提出的销量等问题,远勤山均选择了回避。

  有业内人士指出航其实就是个“组装车”,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里很难取得销量突破。

  “很久没人来看车了”

  为了探究远航销售的真实情况,记者走访了上海、杭州多地直营门店时发现,多数门店内仅有1至2名销售,进店看车的顾客更是屈指可数。

山西富豪的“造车生死局”:大运集团流动资金遭遇阶段性周转困难

  陈华(化名)是上海地区的一名远航销售门店经理,他告诉记者整个上海地区一个月销量有1—2辆就是高销,通常三四线城市买的人会多一点。

  对于门店月销要求,他坦言,集团并未给他们规定月销KPI,其门店售即使一辆车也没卖出去,作为门店经理的陈华仍有过万的月收入,店内销售月工资也有6000元左右,若卖出去新车还会有额外的提成奖励,基本每辆可有千元提成。

  陈华表示,来门店看车的人数平均一天1—2组,都是被车标吸引来的,因为远航车标酷似宾利,但真正下定买车的人很少。

  根据资料,远航目前在售的两款车型都属于大型车,远航Y6的车长超5米,宽2米,高1.5米,远航H8车长同样超过5米,宽超2米,高1.76米。陈华认为,大型车在一线城市中并不吃香,尤其是一些寸土寸金的中心区域,“这车甚至都无法停进部分小型的地下停车场”。

  与目前热销的大型SUV问界M9相比,两者车长相同的情况下,远航H8的车宽要宽于问界M9 16毫米,轴距长16毫米,远航H9也几乎一致,宽于问界M9 16毫米,轴距长15毫米。

  为何要做大型车,远航销售告诉记者,这几款车竞争的是当前市场上百万级豪华车市场,而车型越大,内部空间、体验感就会更舒适。尺寸上的“执念”在业内看来是源于远航汽车没有像其他车企一样去研究如何在有限的车型大小上增加内部得房率,而是通过制造大型车丰富车辆内部空间于舒适度。

  在销售眼中,远航销量差的另一点在于“组装”,陈华直言当今市面上低价高配的车型很多,各家新势力都在打造有自己特色的性价比车型,但远航只是个“组装车”,缺乏记忆点也未有自身特色,除了智驾是大运集团自研外,其他都是“东拼西凑”,大量外采导致新车造假高企,成本难降。

  如其所言,远航Y6的售价为26.98万元至33.98万元,远航H8的售价在28.98万元至36.98万元,如今市场中该价格段可已考虑的车型十分丰富,蔚来、理想、问界、小鹏等等已有知名度的新势力们在该价格段位均有布局。

  不过陈华告诉记者,远航在5月至6月的销量有所提升,因为公司推出了19.9万元的远航Y6,整体配置上与26.98万元的车型没有差别,只是后续OTA无法升级,直降7万元的低价车型推出后,看车、订车的用户有明显增加,但仅卖了很短的时间就下架了,因为“表示低价车卖一辆亏一辆。”

  “无人问津”的现象不止在上海发生,刘烨(化名)是一名杭州区域的销售,走访期间他坦言远航的车“要啥没啥”,跟市面上的新能源车无法比。他甚至直言不要考虑远航汽车,若要在该价格段购车,可以看看其余知名品牌。同时,他指出远航的售后服务体系尚处于建设阶段,无法做到其余车企一样拥有及时的道路救援服务。

  记者在杭州门店内试车时发现,车内已落有灰尘且有一个已被晒干的昆虫并未被及时清理,刘烨告诉记者,很久没人来看车了。

  离开后,记者在附近停留半小时左右,其间并无其余人进店,值得注意的是,该店位于西湖边上,彼时街道上正处人流量较为密集的周末。

  门店加速缩减

  不仅销量遇困,远航的销售模式正在调整,其线下直营门店数量正快速减少。

山西富豪的“造车生死局”:大运集团流动资金遭遇阶段性周转困难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集团内部调整了远航的营销政策,一线城市的直营门店未来会陆续关闭,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或只保留一家。

  记者发现大众点评上,原本上海龙湖宝山天街零售中心已经关闭,上海地区仅剩手拉手销售中心,而杭州地区原本位于银泰的远航门店也已撤店,目前仅剩湖滨88零售中心语杭州梦马小镇销售中心。

  上述知情人透露,未来湖滨88零售中心也将关闭,其表示该门店一年房租将近1200万元,但销量并不理想,为了缩减开支,公司将陆续关闭成本较高的门店。

  远航汽车董事长远勤山曾表示,公司在渠道布局上采取差异化策略,对于省会级城市,采用直营模式,自行布局门店;对于地级、县级城市,则与经销商合作。

  随着直营门店的大量关闭,原以为经销商或加盟商会快速崛起以稳固公司的销售渠道,但记者了解到目前远航汽车全国的经销商不过5家,同时因为加盟条件过于苛刻,加盟商更少。

  记者联系了远航汽车上海和山西两地负责对接加盟的负责人,其表示若要加盟远航,需要500万元的加盟费,且对于个人的资产有严格的审核要求,所以选择加盟的人很少。而选择经销商模式,公司会负责一年的门店租金,且对于门店提车有相应补贴。

  交流中得知,远航不会对经销商伙伴有销量的硬性要求,但需要从集团处购买至少5辆车,基本包含目前在售车型的各个配置,且对于售价较高的车型集团给予补贴,累计计算5辆车的购车款至少125万元,平均每辆车25万元,且需要经销商保持至少5款车在售,包括门店展车、门店试驾车在内。

  负责人告诉记者,不管最终提车数量,集团会保证每辆车的均价在25万元左右,但不能只提高配车型,若手中只有5辆车在手,卖出后需要及时向集团补货。

  重整背后是远航汽车全面“水土不服”,从产品渠道到营销,当根深蒂固的商用车思维与市场不适配后,大运汽车需要一场有内到外的自我反思。

" alt="山西富豪的“造车生死局”:大运集团流动资金遭遇阶段性周转困难" title="山西富豪的“造车生死局”:大运集团流动资金遭遇阶段性周转困难">
主动控节奏或被动“慢下来” 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年底灵活应变

  ◎记者 孙小程

  临近年底,上市公司募投项目进入“交卷”时刻,但不少上市公司近期却按下“慢进键”,背后有何隐情?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6日,本月已有康为世纪、捷昌驱动、润达医疗、绝味食品(维权)、宏华数科等11家上市公司宣布募投项目延期,节奏相对密集。不少上市公司原本将2024年12月31日预定为募投项目可使用状态时间,但由于项目实际建设较慢、个别行业整体需求较弱、现有产能相对富余,纷纷宣布募投项目拟延期1年至3年。

  沪上某投行人士分析称,在外部环境变化、产业周期切换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延期情有可原,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调整产能节奏,符合发展规律。但也不排除部分上市公司是在募资时考虑不周,并未充分规划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最终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建议上市公司可关注小额多次融资,更合理地使用资金,如此也能享受小额快速审核机制带来的程序便利。”该人士称。

  行业环境变化 主动调整建设进度

  总的来看,外部环境变化是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延期的常见原因。近日,锦江航运宣布,拟调整“上海锦江航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集装箱运输船舶购置项目”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2025年6月延期至2028年12月。对于延期原因,记者以个人投资者身份联系了锦江航运董秘办,相关负责人称:“与市场有关,当前行业迎来新一轮的造船周期,造船指数一路上扬,公司经过内部考量后选择以谨慎的心态对待募投资金。”

  具体而言,近年来,受航运行业盈利改善、船舶技术更新、环保政策调整及船厂产能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集装箱造船行业维持在较高景气度区间。克拉克森数据显示,集装箱新造船指数自2020年底起整体呈现持续上涨趋势。截至2024年10月底,集装箱船舶手持订单占全球运力总数达到25%,较2020年底增加9.61个百分点。此外,叠加全球地缘政治危机影响,2024年年度集装箱新造船价格较往年平均水平已有较大幅度增长。

  此外,多家食品行业的上市公司纷纷宣布,因行业需求变化而延期部分募投项目。12月5日,绝味食品公告称,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当前实际建设情况,同时结合公司发展规划和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公司2022年规划的两个定增募投项目将延期两年。

  至于具体原因,绝味食品提到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项目建设多次被迫中断;二是近年来食品餐饮行业经历较大调整,行业整体需求较弱,公司现有产能尚有富余。在此情况下,若按原计划推进在建工程建设,需要投入额外的建设成本。

  雪榕生物也表示,目前食用菌行业竞争依然激烈,受行业产能增加、供求关系失衡等因素影响,食用菌销售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因此,经综合考虑当前行业状况、公司实际情况并结合“年产12万吨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目前的实际建设进度,公司决定将该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2024年12月31日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

  客观条件受限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除了因行业变化而主动调整项目进度,不少上市公司则是因为施工条件有变,不得不延后项目交付。12月3日,德必集团公告称,公司在项目投资总额、实施主体及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拟将“德必桃花坞文旅项目”的建设期截止时间延长至2025年8月。德必集团表示,该募投项目的实施计划是公司基于发展战略、业务开展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确定的,已在前期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房屋出租方延期交付房屋等因素的影响,德必集团的募投项目投资进度较预计有所延迟,无法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建设。德必集团表示,为确保公司募投项目稳步实施,降低募集资金使用风险,公司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周期,经审慎研究,决定将项目的建设期延长。

  12月5日,康为世纪宣布,结合目前公司募投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在募集资金的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拟将“康为世纪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的预计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间从2024年12月31日调整至2026年12月31日。

  康为世纪介绍,受宏观政策环境调整以及国内分子检测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叠加影响,该项目的实施进度慢于预期。

  康为世纪同时表示,该项目原实施主体为康为世纪,实施主体较少。为加快项目建设,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于2023年10月30日、2024年9月11日新增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康为医学检验实验室(泰州)有限公司、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为项目的实施主体。

  募投项目延期 业绩是否受影响

  募投项目是长期战略规划,出现延期往往也意味着上市公司经营方针以及经营策略出现转向,或是对行业预期有所改变。募投项目延期后,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预期业绩是否会受影响?

  前述投行人士介绍,应从两个维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一方面,从前期沉没成本来看,即如果公司已经投入了大量前期资金在项目上,项目延期意味着这些资产在短期内无法产生预期的收益,投资回报难以迅速收回。

  另一方面,从预期收益的财务规划来看,如果上市公司规划了相应的营收和利润,但项目延期导致预期落空,短期业绩可能会缺少一定支撑。不过,如果上市公司主动延期项目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募集资金,避免产能闲置,则应正面看待其行为。

  在宣布募投项目延期的同时,多家上市公司亦强调了该行为不会影响公司业绩。南侨食品此前公告称,在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募集资金用途及投资项目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将重庆基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从2024年11月延期至2026年3月。南侨食品董秘办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目前产能满足现在现有订单,项目延期对该项目的预计收益未产生重大影响。

  士兰微近日公告称,将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年产36万片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和“汽车半导体封装项目(一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6年12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项目资金到位时间、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情况、IDM企业各环节产线配套建设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公司部分产线建设进度有所放缓。

  “这两个项目是现在建设进度稍微慢一点,要晚两年才能达产,但已经有产出和效益。”士兰微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 alt="主动控节奏或被动“慢下来” 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年底灵活应变" title="主动控节奏或被动“慢下来” 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年底灵活应变">